甘肃省基本概况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8-07 05:57

甘肃省基本概况

2025-06-18 23:35

发布于:山西省

一、基本概况

1.地理:甘肃地处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地处黄河上游,沟通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通陕西,南临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西北出蒙古国,辐射中亚。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会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以北地带。

2.气候:甘肃省各地气候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四大气候类型。由于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年气温0℃~15℃。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

3.区划:甘肃简称“甘”或“陇”,省会兰州市。全省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甘肃省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4.人口: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甘肃省常住人口约为2501.98万人。

5.交通

(1)铁路:有陇海铁路、兰新铁路、宝兰高铁、包兰铁路等铁路,实现铁路网全覆盖,高铁覆盖七成。

(2)航空:目前有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嘉峪关机场、庆阳西峰机场、天水麦积山机场、金昌金川机场、甘南夏河机场等。另外,兰州航空口岸是甘肃省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航空口岸。

6.资源

(1)土地资源:甘肃省总土地面积约为43万平方千米。山地多,平地少,全省山地和丘陵约占总土地面积的77.8%。

(2)能源资源: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3)矿产: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在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中,甘肃省列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11种。有亚洲最大的金矿——甘肃阳山金矿。

7、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

公元前688年,秦国设邽县(今天水市麦积区南)、冀县(今甘谷县),这是中国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秦一统天下,设置36个郡,甘肃属于陇西郡和北地郡。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在陇西郡和北地郡基础上,增设武威郡和酒泉郡,统辖甘肃西北部。元鼎三年(前114年),增置天水郡、安定郡。元鼎六年,分武威、酒泉两郡之地,设张掖、敦煌郡。始元六年(前81年),从天水、陇西、张掖3郡各分出2个县建立金城郡。自此,甘肃共设置10郡。东汉时,行政区划大体上是州、郡、县三级制,沿袭西汉建制,增设张掖属国和张掖居延属国两个少数民族管理区,隶属凉州。

北宋年间,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元时期,设甘肃行中书省,辖黄河以西七路二州,黄河以东地区为陕西兴远路。明时期,改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清时期,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行政中心从巩昌(今陇西县)迁至兰州市,辖今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省区部分范围。光绪十年(1884年),从甘肃分出新疆,单独建省。

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辖今甘肃、内蒙古西部。1954年,将撤销的宁夏省并入甘肃省。1957年,以1929年的原宁夏省行政区域为基础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79年,改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为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名从元朝沿用至今。

二、旅游资源

甘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沙漠戈壁、名刹古堡、草原绿洲、佛教圣地、冰川雪山、红色胜迹和民族风情等独特景观。神奇的土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民族,成就了“文化甘肃、山水甘肃、民俗甘肃、现代甘肃”的旅游品牌。

甘肃重点发展六大旅游区:中部旅游经济区包括兰州、白银、临夏、定西四市(州),以黄河风情为主导,以民族风情为特色,以都市文化与都市休闲圈为基础;酒嘉敦旅游经济区包括酒泉、嘉峪关、敦煌市,以敦煌丝绸之路和嘉峪关长城旅游为主导;东部旅游经济区包括天水、平凉、庆阳三市,以始祖文化、丝路文化、道学文化旅游为特色;武金张旅游经济区包括武威、金昌、张掖三市,以绿洲古城、祁连民族风情、大漠风光为口号;甘南旅游经济区重点突出甘南独特的宗教文化、民族风情与绿色山水生态优势;陇南旅游经济区以陇南奇特的自然风光和温良气候为基础发展山水风光、山水休闲、生态科技和度假旅游。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点有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甘肃天水麦积山景区、嘉峪关文物景区、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张掖市七彩丹霞景区、陇南市官鹅沟景区、临夏州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1.月牙泉:位于敦煌市西南约5千米处。自汉朝起为“敦煌八景”之一,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是一处神奇的漫漫沙漠中的湖水奇景。鸣沙山下,泉水形成一湖,处在沙丘环抱之中。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故又有“药泉”之称。

2.敦煌鸣沙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7千米的鸣沙山北麓,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鸣鸣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蜓,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

三、民俗风情

1.文化艺术

(1)陇东皮影:陇东皮影属秦晋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一支。

(2)陇剧:是流行在甘肃全省的一个新兴剧种,原名“陇东道情”,是流传在甘肃东部地区的一种皮影戏。

(3)花儿在甘肃各族民众中广泛流行,康乐县莲花山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到初六的花儿会最盛大。花儿多为情歌,形式短小精悍,贴近百姓生活。

2.民俗风情、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山川秀丽、物产丰富、民俗文化奇特之地,有“小江南”之称,并有皮筏、陇剧、崆峒武术、太平鼓等艺术。

3.地域文化:丝绸之路的甘肃段是新旧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马厂文化类型的典型区域,是中国出土彩陶规模最大、类型最全和价值最高的地区。

四、风物特产

1.饮食特点:甘肃风味以兰州为代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饮食特点则是以肉制品和奶制品为主。小吃面点则汇聚了回民饮食之精华。甘肃菜点的特色是善烹牛羊肉,常用烤、煮、炖,朴实无华,菜品少用配料,口味崇尚咸鲜酸香辣,重用香料,口味浓厚,肥腻。随着外界烹饪技术的传入,甘肃也有部分清淡、制作精细、外形讲究的菜点。

2.主要美食:清汤牛肉面、百花全鸡、浆水面、面皮子、糊锅、羊肉泡馍、拔丝洋芋、炸羊尾、高担酿皮、臊子面等。

3.风物特产:发菜、薇菜、蕨菜、康县木耳、兰州百合、黄花菜、甘谷辣椒、兰州香桃、临泽红枣、河西沙枣、沙棘、陇南猕猴桃、陇南甜柿、天水花牛苹果、冬果梨、软儿梨、兰州白兰瓜、苦水玫瑰、紫花苜蓿、芨芨草、黄芪、岷县当归、沙漠肉苁蓉、锁阳、甘草、祖师麻、滩羊肉、陇南春和金徽大曲、张掖南酒、冰州曲酒、红川特曲、临夏黄酒、酒泉夜光杯等。

4.特色产业:甘肃省马铃薯产业集群、甘肃省苹果产业集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