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系列
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
昆仑之子
(第一季)
泱泱中国 巍巍华夏
民族文脉 代代赓续
青海卫视《昆仑之子》
每晚21:30诚意奉献
踏上这片非遗的沃土
让灵魂与历史对话
共赴一场文化之旅
第六集
《踏歌而来舞“安召”》
(《踏歌而来舞“安召”》先导片)
安召舞是青海土族独具特色的舞蹈,是一种无伴奏圆圈歌舞形式,依照男前女后的次序顺时针方向边唱、边舞、边转,所以也叫“转安召”。安召舞是互助土族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集诗、歌、舞为一体的歌舞形式。参与安召舞蹈没有人数限制,三两人直至数百人均可,无论男女老少可随时加入。
“安召”一词并无实际含义,它是歌唱衬词“安召嗦罗罗”的简称,安召舞的流传以口传身授为主,它不仅是互助土族群众愉悦身心的一种歌舞,更体现了土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土族人民除了在节日中以安召舞的形式纵情欢歌外,平日里也会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跳安召。
昆仑之子· 无悔传承
席玉秀
安召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从村落里庆祝舞蹈到如今走出国门的非遗文化项目,安召舞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的执着坚守。一舞几十年,对于席玉秀来说,“安召”不仅仅是舞蹈,更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和她的安召队先后到全国各地演出,更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将安召舞展示给了全世界。
记者手记
第一次见到席玉秀,是在她经营的农家院里。在这间具有浓郁土族特色的小院里,有一个土族盘绣小展馆深深吸引了我,席玉秀将她亲自缝制的民族服饰、配饰陈列在小展馆里,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土族文化。当她和伙伴们跳起安召舞时,七彩花袖映衬着她们的笑脸,这是我看到的一幅最美的画。
——分集导演耿欲平
敬请关注青海卫视
每晚21:30
全新文化类季播节目
《昆仑之子》
带您一起领略青海大地上
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原标题:《她们把青海的这种舞蹈跳到了奥运会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