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中县千户营高台社火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5-07 20:10

  【解说】2月28日,农历正月十三,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千户营的社火展演拉开帷幕。其中拥有600多年历史的高台表演可谓一绝,吸引着四里八乡的上千名村民慕名前来观看。

  【解说】高台又称“抬搁”、“高会”,在青海省社火中,高台被称为“空中杂技”、“空中舞蹈”。

  【解说】千户营高台的表演形式,是明代洪武年间,从南京传到了千户营,这种民间艺术活动是青海农村中人民群众闹春演社火时,一种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目前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富先

  我是第十代传承人,今年56(岁)了我绑了40多年的高台。就绑个高台,娃娃们念书厉害,有点吉祥的意思。以前高台上娃娃绑的少,好多娃娃高台上绑不上。现在高台上(能绑)的娃娃多了,但娃娃少了。(今年)我们这个高台上有的娃娃是从外面村子里借上的。

  【解说】当天表演的千户营高台有19个,最多的一座高台上有5个角色。社火中参与高台表演的都是平均年龄6岁左右的小男孩,表演时将他们固定在高达5、6米的可移动的特制铁架上,扮演民间神话和传统戏剧中的经典角色以及英雄人物。一场高台表演从化妆、固定到表演结束,将近要5至6小时。村民贾成忠的孩子这次在高台表演中扮演妲己的角色,为了孩子的安全,他们可谓是全家总动员。

  【同期】村民 贾成忠

  也担心,害怕今天吹风,再就是天气下雪也害怕这个。为了大家的演出,就绑上了也没办法,孩子的爷爷、叔叔亲自上去操心的绑好,这个历史早了,我们小时候也绑过。

  【解说】千户营高台寄托了当地农民很深厚的情感,每当高台演出时,群众纷纷为高台披红挂彩,以此寄托自己美好的祝愿。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