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茶山仔给大家带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云”展--
第二届东莞·中国泥塑艺术联展第五期
陕西裹塑
陕西裹塑
陕西陶瓷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宋代耀州青瓷,有着深厚的陶瓷文化,而陶艺家杨晓光的现代陶艺则更多的来源于关中面食文化,就像包包子,包饺子似的,以他娴熟的技法,在土与火中捕捉质朴无华的劳动人民的情感。
1966年2月出生,从艺33年。现任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副馆长、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广东省优秀陶瓷艺术家,东莞市首席技师。
生于在绘画世家的他自小随父学艺,精通人物、山水、花鸟画。2007年进入唯美陶瓷有限公司,他先攻陶艺、创立“裹塑”,后专攻雕刻,先后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宫廷画、抽象画等赋予到建筑瓷砖上,使建筑陶瓷变成了既能实用的装饰材料,又能装饰室内外的艺术品,为中国建筑陶瓷领域的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作室在2017年底被评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城市建设上,杨晓光参与了东莞地铁2号线文化墙与敦煌丝绸之路国际会展中心等壁画的设计与制作,并带领工作室成员在室内外大型壁画制作工艺上不断攻关,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以陶瓷为媒介不断的创新与传承下去。
1
《陕西八大怪 》
陕西八大怪——锅盔像锅盖
陕西八大怪——面条像裤带
陕西的面条以扯面称著,俗称“冰冰面”(读biangbiang,字典里没这个字),一根面条宽度可达7-8公分,长度在1米以上,犹如牛皮裤带。大饭量的体力劳动者每顿能吃8两至1斤,女士小姐们恐怕一天也吃不完。
陕西八大怪——姑娘不对外
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因而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作品通过种种细节灵活灵现的刻画了一个待嫁的农家姑娘。
陕西八大怪——不坐蹲起来
陕西人的蹲功在全国可谓之最,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吃饭、下棋、休息、聊天,即使有板凳椅子也不坐,最长者可蹲35个小时。蹲,起源于劳动过后的休息方式,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修身养性。
陕西八大怪——秦腔吼起来
秦腔,一种古老的戏曲,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其声天摇地动、震耳欲聋,如雷明虎吼一般,方圆两三里都能听见,吼者红脖子涨脸。但其乐无穷,现代摇滚乐绝不是对手。
《瑶寨夕阳红》
《思绪》
4
《回娘家》
5
《酒友》
6
《村干部系列》
本作品一套三件,由解放初期的老村长、文革时的村支书,和改革开放后的新村长组成,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单件作品同样栩栩如生,耐人寻味。
《唐仕女》
8
《壶》
9
《祈雨》
10
《老子》
《和谐》
《老火汤》
苏泺镔
1993年生于广东东莞。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工艺师。2014年就职于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并跟随杨晓光老师学习,期间进行创作以及陶艺教学和各项活动。2019年参加“茶花杯”精品泥塑邀请赛荣获铜奖。
钟文刚
1989年生于广东东莞。201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雕塑系,擅长雕塑,油画。2018年就职于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并拜陶瓷工艺大师杨晓光为师。2019年参加“茶花杯”精品泥塑邀请赛荣获铜奖。
冯孔华
1998年生于广东肇庆。2016年就读于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美术系。2019年就职于唯美陶瓷有限公司。2019年参加“茶花杯”精品泥塑邀请赛荣获铜奖。
第二届东莞·中国泥塑艺术联展
还有两期哦
一起期待下一期吧
原标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云”展-第二届东莞·中国泥塑艺术联展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