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崇信)民歌
民歌,就是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地传下去,至今唱出大家淳朴生活感受的歌曲。
▲陇东民歌演唱 梁乐摄
▲省级民歌传承人富耀先演唱民歌 王海鹏摄
“陇东(崇信)民歌”俗称“山歌子”、“打山歌”、“唱曲”、“对歌”,起源于唐代,时任陇右节度使武康郡王李元谅筑城屯兵置“崇信军”时,与民共建边疆,百姓欢庆丰收和生活安乐时歌唱山歌小调,以后逐步发展为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歌,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崇信民歌曲调优美,歌词精彩,内容丰富,涉猎广泛,方言运用得当,口语特点突出,表现形式活泼多样,独唱、重唱、合唱应有尽有。或自问自答,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或男女轮唱,连接自然,气韵贯通;或一人起头,众人随和,极富生活情趣。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在曲调、歌词、表演形式等方面吸收借鉴了西北地区的一些民歌特点,增加了诸如笛子、二胡等伴奏乐器,在公共场合演唱时还增加了扇子、头巾等简单的道具。
▲民间艺人梁明昌演唱民歌 富强摄
▲民间艺人崔雪、王烈琴、关红英和芮谷秦声聚乐苑乐队在县文化广场表演民歌
1984年,由县文化馆馆长马长春收集整理,平凉地区群艺馆业务馆长杨柳先生依调谱曲,编辑出版了《崇信民歌》一书,收录民歌115首;2015年,县文化馆馆长李玉屏整理出版了《崇信民歌(二)》,收录民歌63首。1986年,贾存福演唱的《放羊》、《贤妹打捶为小哥》和柳耀仁演唱的《腊花姐》三首民歌入选国家级民歌宝典《中国民歌集成·甘肃卷》。1987年,刘瑞菊演唱的《贤妹打捶为小哥》荣获甘肃省神剑文艺演唱比赛优秀音乐奖。
▲市级民歌传承人关瑞娟演唱民歌 富强摄
2008年6月,“陇东(崇信)民歌”被列入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崇信民歌登上2017年崇信县春节联欢晚会舞台 黄云摄
▲民间艺人李效奇(已故)演唱民歌 黄振摄
▲市级民歌传承人崔雪和民间艺人王烈琴练习民歌演唱 李玉屏摄
原标题:《陇东(崇信)民歌原创MV线上展播(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