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高跷、酥油花火爆出圈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26 22:24

今年湟中的高跷火到河南春晚吸引了全国观众目光


高跷演员的表演和舞台背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带给观众气势磅礴之感的同时又带着一丝神秘的色彩,精致的装造配上铿锵的鼓点……美妙绝伦、气势磅礴的龙舞横空出世。

5米高跷社火表演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龙舞》作为此次河南春晚重点打造的节目之一,由春晚节目组和杨丽萍共同创作,强强联合,匠心打造,“霸气十足、磅礴大气”中展现了文化自信,这支高跷队就是我市湟中区的鲁沙尔高跷队。

酥油花

每年正月,塔尔寺就会迎来一年一度的酥油花展,经过了冰与严寒淬炼的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壮观,内容丰富多彩。


酥油花所表现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由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石林木、花卉盆景、亭台楼阁等组成各种故事情节。酥油花艺术继承藏传佛教艺术的精、繁、巧的特点,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容纳了极多的内容。

高台

高台,又称高杆戏。源于宋,来自于军队庆祝胜利时抛人于空中的娱乐形式,后传入民间。


高台表演内容以古典小说、传统剧、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中精彩片段为主,由戏剧人物装架组成。特点是:小巧玲珑,惊险干练,古典文雅,清秀大方,造型奇特,生动传神,将人物的喜怒哀乐固定在特定情景之中。

湟中社火

正月十二,兔年春节火遍全网的青海社火小美猴王、小穆桂英要和市民见面了!


精彩社火的上演,让市民尽享年味十足的民俗文化“盛宴”,到处洋溢着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社火表演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体现,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湟中金银器

湟中银铜器可分为银器和铜器加工制品。皆具有藏文化的艺术特色。银器制品工艺精细,图案丰富、复杂,造型逼真,表现手法独特,湟中银器工艺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而著称,以加工精美而见长,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湟中银铜器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也促进了手工技艺的传承,越来越多具有高原特色的手工艺品走出青海。

湟中加牙藏毯

加牙藏族织毯是青海藏民的传统手工艺,产地集中在青海省湟中县加牙村及周边的藏族居住区。海西柴达木诺木洪文化发现地塔里他里哈遗址中出土的毛席残片,证明了先民几千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原始藏毯的编织技艺。

加牙藏族织毯制作以当地藏系绵羊毛、山羊绒、牦牛绒、驼绒等为原料,并用橡壳、大黄叶根槐米、板蓝根等植物染料对毛绒上色。编织采用连环编结法,密度纵向每5厘米有9—13个扣,毯面较厚,约15毫米以上,保留了传统藏毯边缘不缠线的特点。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