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有奖答题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25 16:12

春节有奖答题-题库

2019-01-24 16:42

单选题

1.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其中最为我国人民熟悉的四大节日是:(D)

A.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B.春节 清明 七夕 中秋

C.春节 端午 重阳 腊八

D.春节 清明 端午 中秋

2.汪曾祺先生说:“节日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的精神抒情诗,她里面保养着这个民族常绿的童心。”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源头和文化意义。下面所列内容,与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关系最不密切的一项是:(B)

A.农事生产 B.宗教信仰

C.神话传说 D.名人故事

3. 春节是一年的开始,古代常把这一天叫做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直到以后,中国开始废除农历,采用公历,每年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而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A)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胜利 D.新中国成立

4.起初,由于各个朝代历法不一样,一年之首的日子也不一样。汉武帝时期,中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法《太初历》以的历法为基础,固定以孟春之月即一年的第一个月为正月,以后自汉朝到清末,历代都在沿用了。(A)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5. 我们习惯把每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可本来应当念成正大光明的“正”,却读成了“征”,据说这是出于避讳的目的而下令全国这么读的,念熟了,也就一直沿传到了后世。(C)

A.商汤 B.周文王

C.秦始皇 D.汉武帝

6.我国古代过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的祭灶就开始了,这一天也叫做“小年”, 而人们通常用来祭祀灶王爷的食物是:(B)

A.元宵 B.麦芽糖

C.腊八粥 D.饺子

7.传说天帝怕妖魔鬼怪到人间作祟,派了两名神将神荼(读作“伸舒”)和郁垒(读作“郁律”)把住从仙山到人间的天然大门。于是人们每逢过年,便用桃木刻上这两位神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以示去灾压邪。到了唐代,门神换成了两位开国功臣的名字,他们是:(B)

A.尉迟恭 长孙无忌

B.尉迟恭 秦叔宝

C.长孙无忌 秦叔宝

D.程咬金 房玄龄

8.王安石写过有关春节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的“新桃”“旧符”指的是:(A)

A.画着门神的桃木板

B.窗花 C.年画

D.门槛

9.春节的时候,人们一般还要贴春联,这是从最初的桃符演变而来的,但真正普及到民间,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因为明代一位皇帝非常喜欢贴春联和写春联,春联两字就是由他正式命名的。这位皇帝是(A)

A.明太祖朱元璋

B.明成祖朱棣

C.明世宗朱厚熜

D.明思宗朱由检

10.由于春联在民间的普及,春联的内容和形式也丰富多样。不但有普通百姓贴的通用春联,还有反映各行各业特色的春联。请你根据下面的对联,依次写出它所代表的行业店铺:(C)

往来尽是甜言客;谈笑应无苦口人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天外江山来笔底;胸中丘壑写毫端

扫去尘氛,万卷诗书供鉴赏;拨开云雾,两轮日月放光明

A.糖果店 屠宰店 文具店 书店

B.茶馆 木匠店 画店 眼镜店

C.糖果店 屠宰店 画店 眼镜店

D.茶馆 木匠店 文具店 书店

11. 据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写在自己家门口的春联经常被人偷偷揭去,令他很是苦恼。后来他在除夕夜又写了一副,但只让家人贴出春联的上半截,春联居然没有被再偷,第二天他再接着贴上下半截。这副春联的下半截分别是“今朝至”和“昨夜行”,请问它的上半截分别写的是:(B)

A.春风春雨 新年新岁

B.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C.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D.悠悠乾坤昭昭日月

12.古代人们过年,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欢贴年画。这也使得年画成为我国一种古老的的民间艺术。我国年画最有名的三大流派是:(D)

A.苏州桃花坞 山东蓬莱 广东佛山

B.四川绵竹 天津杨柳青 陕西凤翔

C.陕西凤翔 河南朱仙镇 四川绵竹

D.苏州桃花坞 天津杨柳青 山东潍坊

13.春节也叫“过年”,传说和一种叫做“年”的怪兽有关。人们为春节所做的一些准备和活动,据说也和驱赶这种怪兽有关。下列活动和“年”这种传说无关的一项是:(D)

A.放爆竹 B.守岁

C.贴春联、挂年画 D.吃饺子

14.孩子们是盼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它最初的含义是:(A)

A.压邪驱鬼B.望子成龙

C.祝福健康 D.招财进宝

15.北方人的年夜饭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

16. 因为节日大多是要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的一种愿望和企盼的,所以春节期间,除了各种祭祀和庆祝活动外,还有不少的禁忌。下列活动不在禁止之列的一项是:(C)

A.扫地 B.动刀剪

C.摔碗 D.动火

17.春节拜年的时候,人们大都会说“恭喜发财”,所以迎财神也是春节期间一项很重要的活动。从民谣“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中我们可以得知,许多地方迎财神的活动是在这一天进行的。(C)

A.正月初一 B.正月初二

C.正月初五 D.正月初十

18.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在内的“六畜”日。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动物是:(A)

A.鸡 B.猪

C.牛 D.羊

19.“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成语源自古代老百姓对一位叫做田登的州官的讽刺。他因为忌讳别人提到他的名字,于是在来临之际,贴出告示说:“本周依例放火三日。”(B)

A.春节 B.元宵节

C.清明节 D.端午节

20.元宵节还有一个名称叫上元节,这种称呼源出于道教。在古代,除了上元节外,还有中元节和下元节。这两个节分别在农历的和。(B)

A.四月十五 七月十五

B.七月十五 十月十五

C.七月十五 九月十五

D.六月十五 九月十五

21.元宵节又被称作“灯节”,每逢节日,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关于张灯之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A.源于道教 B.源于佛教

C.源于古时农家“照田蚕”的风俗.

D.源于汉文帝戡平诸吕

22.元宵节张灯之俗形成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盛事,唐宋两代尤其如此。唐诗宋词里就不乏描写元宵节的诗篇。如“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等。这些诗句的作者依次是:(C)

A.杜审言 温庭筠 欧阳修 陆游

B.苏味道 李商隐 晏殊 辛弃疾

C.苏味道 李商隐 欧阳修 辛弃疾

D.杜审言 温庭筠 晏殊 陆游

23.常言道“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就凸显出节日内容的丰富多彩。除了观灯、猜灯谜、闹社火、划旱船和吃元宵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活动。下列活动中不在元宵节进行的一项是:(B)

A.耍龙灯 B.放风筝

C.舞狮子 D.踩高跷

24.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元宵也叫汤圆。到了近代,还有一位统治者出于忌讳,下令不许老百姓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这个人是:(A)

A.袁世凯B.黎元洪

C.段祺瑞 D.张作霖

25.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26.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27.大年初一的凌晨,天刚蒙蒙亮人们便起床了,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打(A),梆敲三更,响炮连天,象征今年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农民五谷丰登,也宣告新年开始。这项习俗的名字是什么?

A 开门炮B 贴年画 C 祭财神

28.春节有一种传统饮食,“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这种食品是什么?(C)

A 饺子 B 春卷 C年糕

29.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合家欢”。除夕的年夜饭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年夜饭上必然会出现的一种食物是什么?表示“富贵有余”。(B)

A 螃蟹 B 鱼C 虾

30.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C)开市。俗以该日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A 大年初三 B 大年初6 C大年初五

31.“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这句讲的是春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A )。除夕之夜,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项习俗是什么?

A 熬年守夜B 拜年 C 馈岁

32.台湾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A),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着长生不老。长年菜也叫什么?

A芥菜B 菠菜 C 芹菜

33.“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二十五,炖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这个童谣中(B)里的内容是什么?

A 做花灯 B 把面发 C 贴春联

34.正月初七是(C),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中的名称是什么?

A 除夕 B七日 C 人日

35.正月初九是(A),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称“天公生”。( )中的内容是什么?

A 天日B人日 C 顺星

36.春节也叫“过年”,传说和一种叫做“年”的怪兽有关。人们为春节所做的一些准备和活动,据说也和驱赶这种怪兽有关。下列活动和“年”这种传说无关的一项是:D

A.放爆竹 B.守岁

C.贴春联、挂年画 D.吃饺子

37.我国古代过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的祭灶就开始了,这一天也叫做“小年”, 而人们通常用来祭祀灶王爷的食物是:B

A.元宵 B.麦芽糖C.腊八粥 D.饺子

38.农历腊月初八是为了纪念下面哪一个人物:D

A.太上老君 B.玉皇大帝

C.齐天大圣D.释迦摩尼

3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指的是:(C)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40.“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A.双手胸前相合左手在外

B. 双手胸前相合右手在外

C.双手交叉

D.双手握拳相对

判断题

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2.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在内的“六畜”日。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动物是羊

3. 孩子们是盼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它最初的含义是祝福安康。×

4. 汉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5.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体全的牲畜叫“牺”,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牲”。×

6.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7. 满汉全席起兴于汉代。×

8.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吃灶糖。

9.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说的是扫尘习俗。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10.立春,有吃春饼的古老风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