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悠扬,有儿女情长,有岁月沧桑。《山西话》“民歌里的山西”系列节目,听歌声里的山西,识曲调里的故乡!本期为您介绍民歌《绣荷包》。
绣荷包
民歌《绣荷包》流传的历史很久远。据现代戏曲、曲艺理论家傅惜华考证,《绣荷包》在清代中叶时是十分盛行的一种时调小曲。在清道光八年(1828年)刊行的俗曲集《白雪遗音》中的《绣荷包》,共十二段,是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歌词版本。绣荷包这一艺术奇葩,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与历史标志,更是区域文化的特色与精华。
在中国各省的民间歌曲选中,都能找到大量的《绣荷包》小调。如由朱逢博演唱成经典的山西民歌《绣荷包》和云南民歌《绣荷包》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人文风情有着较大的差异,还有作者的生活遭遇、感受和情趣不同,演唱者的艺术处理也有高低之分。因而,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歌词内容、不同的旋律、不同的速度、不同调式调性、不同节奏和不同表情的《绣荷包》,也有不少数量的《绣荷包》是由一个母曲繁衍成很多大同小异的子曲,形成各种变体。这些众多的同类小调,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了不同的情趣,在演唱时,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在一个个精美的荷包里,这些民间巧女,以自己最高的热情和联想把一幅幅美好生活的图景化成刺绣画面,有繁有简,美丽的图案含蓄地传达着她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很多女性经常一边精心地制作荷包,同时低声吟唱,时间长了,劳动妇女自己创作的《绣荷包》就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民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差不多遍布于中国各地。
• 本期文字来源于《绣荷包》歌曲介绍(文字略有修改)
• 本期背景音乐素材来源于王二妮《绣荷包》
• 本期音频素材来源于纯音乐《江南古风》
• 本期朗读原声:闫珺
• 本期音频剪辑:闫珺
一个征集
您喜欢录音吗?您想和我们一起分享山西的故事吗?
录制您自己的声音,也许下一期节目里就能听得到!
录制要求:
1、本期征集和下期节目主题相关的录音文件,即和山西有关的素材内容。
2、音频格式为mp3,音频可为无特殊音效的干声,也可自己加垫乐。
3、音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
您可以将自己录制好的音频发送至邮箱
sxrbxmtb@163.com
我们将择优发布。期待您的分享!
原标题:《山西话·歌声里的山西丨绣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