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三套车” 拉着凉州人的日常生活前行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09 14:27

去武威北关市场吃饭,路边店招牌上“三套车”几个大字格外醒目。细看,还有小字的注解:行面、卤肉、茯茶。陇原大地,很少有餐饮店会把茶品的具体名字印在招牌上。那一刻,站在店门口就已经感受到了武威人与茯茶的紧密关系。

图片

武威“三套车”套餐

三套车!这名字太劲爆了吧?

喝茯茶,自然走的是粗饮茶的路数,一杯茯茶,红汤与醇香瞬间扑面而来。原来,店家的茯茶用红枣和冰糖一起熬煮,自然香与甜就很实在。

喝茯茶时,一小碟卤肉已经切好摆了上来。这碟“肥三瘦七”的卤肉,带着一丝薄薄的肉皮,在酱汁的浸润下,吃起来滋味无穷。可不要几口吃完,还有大碗的行面要上桌,佐面吃,更能凸显味道的层次。

行面应该是“醒面”的别称吧!面水揉匀待其醒,搓揉抻拉成形,浇以稠稠卤汁,厚实明亮,爽滑筋道。

“三套车”的搭配在凉州由来已久,作为一道风味食品,它代表着武威人的生活态度。说凉州人的日常,被“三套车”拉着前行,一点不过分。

没有叠加传说的美食是没有灵魂的。“三套车”的来历据说能追溯到150年前,左宗棠率军西征,行至凉州时人困马乏,凉州本地的厨师给他们一行人每人做了一碗面,切了一盘肉,然后用祁连山的融雪水煮了红枣茶,左公吃完大加称赞:“此乃我军三套车也!”“三套车”的妙处在于,主食与配菜、饮品兼顾了口味与膳食营养,这个叫法被当地老百姓传承至今。

文图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刘小雷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