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宝楼文博 | 关中社火
2019-01-07 18:00
社火,
是在农历正月初二至
正月十五日期间的
节日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杂耍等
大型群体性民间游艺活动。
“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大成
曾点评说:
“民间鼓乐谓之社火”。
有学者认为,
社火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的延续,
可以追溯到西周大和会,
关乎于土地与农业生产。
其祭祀对象便是
土神“后土”和火神“祝融”,
是民间村社娱神娱人的年度狂欢。
陕西省陇县峰山村社火游演
图片来自于陕西文明网
关中社火
摄影:孙晋强
陕西关中社火
是中华大地众多
地域社火文化的代表之一,
陇县地区最是兴盛,
全县共有“社火会”三百余家。
按照表演形式分为
地社火、马社火、车社火、
背社火、血社火、高跷社火
高芯社火、山社火等等种类。
游演内容主要有
神话传说、历史故事、
戏曲演义,
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
忠孝节义、除恶扬善之类的经典故事。
宝鸡陇州社火——马社火“祭神”
太白县李家沟社火——高芯社火
高芯社火
摄影:孙晋强
高跷社火
关中社火仍然保留着
早期社火的古老形式,
除了有周文化“大傩”涂脸的影子,
所谓:
“内行看脸窍,外行看花俏”。
作为一种“哑巴戏” ,
繁冗、鲜明的社火脸谱,
就成为了社火表演极为重要的化妆形式。
“红为忠勇白为奸,
黑为刚正青勇敢。”
其色彩搭配来源于
陕西地区民间广为流传的
秦腔等戏剧艺术造型搭配法则。
如今画脸谱的老手艺人,
也依然遵循着这一古老传统。
陕西地区流传的脸谱口诀:“红为忠勇白为奸,黑为刚正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气亮,专画妖魔鬼审判。”
社火脸谱与服饰搭配口诀:“正面红脸披绿袍,粉红老年白蟒穿。红色花脸穿红蟒;头戴鸡翎紫金冠;黑色花脸一身黑;胯下卷毛黑乌锥;白奸大面分人物,有红有黄也有黑。”
社火脸谱——同治时期手稿
宝鸡县社火艺人高田玉所收藏
图片来自《清代、民国时期的
陕西社火脸谱》
社火脸谱——民国时期手稿
宝鸡县天王村社火艺人唐子魁于民国时期所绘
图片来自《清代、民国时期的
陕西社火脸谱》
陈仓赤沙镇血社火“画脸子”
陇州社火“画脸子”
陇州社火“画脸子”
陇州社火“画脸子”
陇县东南镇菜园村
图片来自华商网博主“数码闪客”
画完脸谱的社火游演角色
陇县东南镇菜园村
图片来自华商网博主“数码闪客”
陇州社火游演
另有关中地区还有
在木马勺上
画蚩尤图案的风俗,
以求镇宅辟邪、纳福求祥。
李继友先生在此基础上,
创造衍生出了
民间美术新品种
——社火马勺脸谱,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可以说是对三秦地区社火脸谱艺术
的发扬光大。
李继友先生展示收藏的
社火脸谱资料、社火马勺脸谱
现今的社火活动依然延续
以“社火会"为组织独立发展,
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
村里的所有人
都会自发参与到社火游演活动中来,
起早贪黑、翻山越岭,
即使是大雪纷飞、严寒逼人也不会缺席,
一道道山梁一道道沟
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正所谓是:
“百日之劳,一日之乐,
集社燃火,群歌群舞。
祈于天祷于地,以获吉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