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非遗:秦东魁走进宝鸡民间社火博物馆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25 20:45

“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社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是中国最古老的风俗之一,最初是农耕文明中因自然崇拜而进行的祭祀活动,“社”为土地之神,而“火”则是传说中的火神。

据史料记载,中国社火发源于西秦宝鸡。作为“民俗”类项目,宝鸡社火已被列入宝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社火的精髓在于脸谱,每一张脸谱上都描绘着世间百态,讲述着万千故事,让非遗文化以一种具象、生动的形式代代相传。

12月23日,民进陕西省委会委员、宝鸡市政协委员、宝鸡市张载文化研究会会长秦东魁受邀赴宝鸡民间社火博物馆交流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曹彦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薛亚兵热情接待。

秦东魁直播走进宝鸡民间社火博物馆,通过镜头深度展现社火的独特魅力,成千上万人涌入直播间,感受历史的灿烂与艺术的浪漫。

宝鸡民间社火博物馆内设社火脸谱展厅、手工艺品展厅、脸谱绘制体验室等多个展室,馆内展出的珍藏品五百余件,包括古老的社火装扮行头、社火脸谱演变过程中的形象代表、陈仓皮影、陈仓布艺等。

在古朴气息十足的社火博物馆里,薛亚兵逐个讲解他的作品,秦东魁和屏幕前的观众们听得十分入迷。以《封神榜》为主题,薛亚兵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画成马勺脸谱,使用夸张的手法、不同的色彩图案和线条规律,突出表现各类人物的内心本质和所代表的象征意义。

社火脸谱人物众多,用色考究,以白色代表邪,表示奸诈狡猾;黑为正,表示其刚直勇敢、铁面无私;红色代表忠义,黄为暴,蓝为莽……社火脸谱的表现形式、人物角色的服饰、社火的表演方式,无不体现着宝鸡作为中华炎黄文化发源地和儒、道、释源起之地的特殊底蕴。

谈及社火脸谱,秦东魁和薛亚兵都颇为骄傲,民间社火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脸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在看到一个个神秘而精美的脸谱时,秦东魁连连慨叹,“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是遗失,就太可惜了。”

非遗传承,任重道远。参观结束后,秦东魁与曹彦云、薛亚兵就非遗传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八十七岁高龄的曹彦云老先生精神矍铄,愉快地回忆起年少时学艺的情景。他说,从9岁学画脸谱开始,爷爷就告诉自己,所有的脸谱要记在心里,绝不能看谱子,每个角色对应的脸谱都有固定程式,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民间社火脸谱化妆中,调配颜料被视为不传的秘方。如今,为了让这项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秘方已被公开,越来越多人开始参与画脸。曹彦云的儿孙也继承了他的手艺,一家三代都在画脸谱。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一种文化,要是只有故事,没有实体,可能就会慢慢消亡。”秦东魁希望,大家一起做传统文化的搬运工,借助文创产品等载体,推动非遗传承。

目前,宝鸡民间社火博物馆已创新设计出许多非遗文化衍生品,如以社火脸谱为元素的十二生肖创意手绘系列水杯、中国·社火脸谱餐具等文创产品。只有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社火、关注社火脸谱,才能让非遗文化完成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转变,让优秀传统文化绽放绚烂之花。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