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对青海地理有多重要?它划分了柴达木盆地和三江源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06 11:49

地理学家划分相邻地域单位的线或带称为「地理界线」。地理分界,是认识某个区域的重要方式——认知一个巨大的空间之前,唯有先将它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才能从总体到部分地,对世界完成循序渐进地认知、描述。

其中,最知名、最具有地理分区意义的,则是秦岭—淮河一线。

上图:秦岭—淮河线示意图 作者:Li chao

气候方面:它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线、雨季长短差异界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1月0℃等温线的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植被方面:它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水文方面:它是河流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含沙量多少、汛期长短、冬季是否结冰的分界线;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

土壤方面:它是红壤与黄棕壤的分界线。

农业方面:它分开了水田与旱地、稻田与麦田、油菜与大豆、甘蔗与甜菜。

我们生活中常常争论的食物甜咸酸辣,也几乎与这条线有关,甚至可以具体到:饺子与年糕、元宵与汤圆、粽子咸与甜的战争……

千万种争论,最终都汇总成一个问题:「南方与北方」。正是由于「秦岭-淮河一线」,我国大多数人口被划为两大阵营:南方人与北方人;文化被划为两大流派——南派与北派。

古人没有用现代科学的方式发现这条地理分界线,却早已发现淮河的特殊性,如先秦时期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之说。

清末,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张相文先生,明确提出:「秦岭(时名北岭)—淮河(时名淮水)」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

1908年张相文在《新撰地文学》中说:  

「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

后又论述:

「唯淮水发源于北岭之支麓。实继北岭之正干,而为南北之界线。」(出自1924年张相文《佛学地理学》)

国家的「南方与北方」,很多人知道。那么,具体到每个省份,是否也有类似「秦岭—淮河」的界线呢?在前辈智慧和已有通识的启发下,「大地理馆」经过一番研究发现:多数省份都有一条划分本地「南方」与「北方」的界线。不过,它们有的偏重自然分区,有的偏重文化分区,有的侧重经济人口,有的兼而有之。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青海省版的「秦岭—淮河」在哪里。

青海的「秦岭—淮河」昆仑山—日月山一线

北有荒原和盐海、南有水塔与河谷

作为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青海的存在感和特征似乎不如西藏那般鲜明。它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相连,在地区划分中却属于西北。它既有大量藏族同胞聚居,又是汉族、回族、羌族、保安族、东乡族、裕固族、土族等多民族的世居地。

昆仑山出新疆之后,继续向东绵延,穿越了青海腹地——高寒的青藏高原东缘,华夏母亲河黄河从涓涓细流发源,在青海东部来回蜿蜒数次,才恋恋不舍地流出。

青海地理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三江源地区,即澜沧江、长江、黄河源区,二是柴达木高原。三是湟水谷地所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一、二属青藏高原;一、三属于外流区,二属内流区。

|青海省南北分界示意图|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以昆仑山—日月山连线为界,将青海分为两部分:一是南部外流区,拥有三江源和河湟谷地;一是北部内流区,拥有柴达木盆地和可可西里荒原。

日月山,一般也被视为黄土高原在青海分布的西界——这里不仅是青海省内部的“秦岭淮河”,也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点。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