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色到五颜六色,这碗粉,竟有100多年历史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30 07:50

原创 玉林晚报 玉林晚报

在玉林城区新民路的一家蒸粉店,有一种添加火龙果、胡萝卜、南瓜、青瓜等水果、蔬菜汁制作而成的蒸粉,不仅颜值高,味道也非常可口,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品尝。这种果蔬蒸粉的研创者叫黄健传,来自兴业县蒲塘镇,他家世代制作蒲塘蒸粉,至今已传至第五代。

五颜六色的果蔬蒸粉,48小时不变味

果蔬蒸粉因颜值高,美味营养大受消费者欢迎。

黄健传就在传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创新研制了果蔬蒸粉。唐健传研制的果蔬蒸粉是用大米和新鲜水果、蔬菜作为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而成。“果蔬蒸粉跟普通的蒸粉工序大致是一样的。”黄健传说,制作果蔬蒸粉一般选用优质纯白粘米,泡浸七八个小时后,磨成米浆,然后与榨好的果蔬汁调和,即可炊制。

果蔬蒸粉48小时内不变质。

“果蔬蒸粉的特点是新鲜、纯天然,且营养丰富。”出炉时薄而透亮,滑而有劲道。黄健传表示,这种果蔬蒸粉的保质期要比普通的蒸粉长,可以保持48小时内不变质。

蒲塘蒸粉的制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蒲塘蒸粉,其实就是蒲塘各类米制粉的统称,一般称为卷粉,其中又分为湿卷粉和干卷粉,是蒲塘镇的一张美食名片。据《玉林市志》记载,蒲塘卷粉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以前的玉林五属极有名气,甚至在广东、香港等地区都能找到蒲塘卷粉的影子。2010年,蒲塘卷粉被列入兴业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果蔬蒸粉是使用竹簸箕炊制而成。

据黄健传介绍,民国时期,在蒲塘圩就有多家以经营蒲塘卷粉为主的饭店,其中著者有“三白楼”“贵香楼”“奇云楼”“醉香楼”四家饭店。黄健传说,“奇云楼”饭店是他外公庞脚海开创的,当时还兼营蒲塘当地的各种特色糕点小吃。

黄健传在七八岁时就已掌握蒲塘卷粉的制作技艺,10多岁跟着外公一起打理奇云楼饭店,制作卷粉,后来还成了奇云楼的“掌门人”。他说,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蒲塘已出现机制卷粉,传统手工制作的卷粉便没有了竞争力,黄健传也在这时放弃了这个行业,到广东闯荡,“奇云楼”因此关门停业。

果蔬蒸粉大受欢迎,将向外地推广

黄健传重返蒸粉制作行业是在2003年。“我在1997年就专门做了市场调查,发现几乎没有使用传统工艺制作的蒸粉了,于是我决定重回蒸粉制作行业。”当时是从研制炊具开始着手,后来,他研制的“多功能蒸粉装置”在2006年获得了专利。这套多功能蒸粉装置目前已发展到了第11代,可以蒸制一切粉类食品及各种菜肴,并可以在30秒内快速蒸熟。

果蔬蒸粉的颜色是用火龙果、南瓜、青瓜等果蔬汁调制出来的。

同时,黄健传还不断创新改进蒸粉技术。因受到一道菜肴的启发,他将南瓜、火龙果、青瓜等果蔬打成汁,与米浆一起制作出果蔬蒸粉。2015年,他与南宁一家酒店合作,推出了蔬菜蒸粉,大受消费者欢迎。

果蔬蒸粉有多种颜色。

这些年,黄健传制作的果蔬蒸粉收获不少荣誉:2018年,在第七届广西民族地方特色美食大赛获得金奖;2018年,在广东举办的中国餐博会上被评为“金牌名小吃”;2023年,在广西全域旅游大集市·康养美食大赛中获小吃类金奖;2023年,在广西桂菜名厨厨艺大赛暨首届广西桂菜预制菜评选活动中,获得金奖。

2023年4月,黄健传的“蒲塘粉制作技艺被列为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我正打算把果蔬蒸粉推向外地,已有不少外地的客商主动提出合作。”黄健传表示,在广西区内打开局面后,将向广东市场进军,让家乡的这种特色美食走出广西。

采写丨记者 王耀前 廖源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